在我先前於個人噗浪河道上為數不多的分享中,關於鼠蹊的文意外有許多轉發和喜歡,我猜想這對於多數人而言確實是個略新穎的概念,過去碰過的客人們也多半未曾被按過鼠蹊。
關於鼠蹊,我經常對被我按的客人、朋友說,鼠蹊要多拍多按,其中一個原因是,鼠蹊部位有許多淋巴結,而淋巴並不像血液一樣有心臟做為動力可以自主循環,淋巴循環在我看來有點像機械錶,需要靠運動才能有足夠的動力運轉。
此外,鼠蹊淋巴在許多保健宣導中較少被提起,是一個經常被忽略的部位,然而現代人坐著的時間很長,可以說是直接壓迫著鼠蹊部位的循環、運動也十分不足,一來一往之下,鼠蹊部的循環就變得很差。
淋巴眾所周知是免疫重要的一環,淋巴順暢可以一定程度地增強免疫能力,不過呢——人類頗有惰性,我自己也不例外,「增強免疫力」聽起來有些遙遠,不太有足以吸引人實踐的魅力對嗎?
因此,更重要也更有直接感受的是,鼠蹊部位的阻塞緊繃,許多時候可以造成腿部不適,而按摩、拍打鼠蹊淋巴則能緩解這樣的狀況,使下肢感受更輕盈,舒緩下肢循環不良、腿部緊繃、甚至可以舒緩腰痠和消化系統,或者下肢由於循環不良而易腫脹的人,可以藉由促進雙腿與軀幹的循環通暢,使下半身不再堆積那麼多該回軀幹卻回不來的東西來達到身型修飾。簡單來說,是個操作簡單,卻CP值極高的部位。
那麼,怎麼做呢?
只需要手握空拳或空掌,拍打敲擊大腿內側就可以了,很簡單吧?大腿的內側整片都可以做,如果一開始大腿根部感受太痛,也可以循序漸進地先從較遠端開始,再慢慢拍回鼠蹊,只要先疏通一些,痛感就會降低。
力道不需要重,甚至不常運動也不曾按過鼠蹊的人,由於內側過於阻塞或緊繃,剛開始操作時會很痛,大腿內側也是比較細緻敏感脆弱的部位,只要用自己可以接受的力道去拍打就可以了,當然拍打完若能多以手掌由末梢往軀幹順,幫助淋巴液回到軀幹那會更好。
一般而言,為了知道客人過去的狀況,也為了瞭解客人究竟有沒有改善,服務完之後是會對客人的身體做紀錄的,我都稱這個動作為「寫病歷」XD
先前還在其他店家服務時,有幸連續按了同一位客人幾次,我看過去其他人對這位客人的紀錄一定會寫上「腿很硬」,幾乎沒有不寫的,我當時想:「真的嗎?到底是多硬?」
實際摸到客人之後我默默在心中懺悔了一番自己的質疑,真的很硬...那不是正常的腿會有的觸感,幾乎沒有彈性,用石頭比喻也不為過。
如同上述,某些下肢的問題可以藉由疏通淋巴來舒緩,我便也建議了這位客人回去之後自己可以多做。
說句不好聽的,花錢被服務確實可以輕鬆處理身體的狀況,但要想維持還是得靠自己平時的保養,你不可能偶爾花一次錢吃個大餐之後平時就不用吃飯了,身體保健也是同樣道理。
而這位客人是我遇過很難得真的有聽話照著建議執行的人,後來再按到這位客人,她的腿不再是異常的硬度了,是正常有彈性的肌肉。
她很開心地告訴我,她覺得這個方法非常有效,她也將這個方法告訴她先生,而她先生照著做了以後長期困擾的膝蓋不適便獲得了緩解,雖然沒有每天做,但偶爾想到就拍、不舒服也拍,做完以後症狀便會改善。
各位,心動了嗎?希望大家可以多關心一下自己的鼠蹊,鼠蹊疏通以後讓在外流浪的淋巴回到軀幹,走起路來也會更加輕盈,好處很多值得多做喔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